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喜报|体育学院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在内蒙古大学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发布日期:2025-05-15 】

我院“心之π”志愿服务项目团队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与付出,于内蒙古大学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一等奖。为了激励广大青年志愿者踊跃投身公益实践,彰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现内大青年学子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示范引领作用,由内蒙古大学校团委主办,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承办的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总决赛于我校玉泉校区圆满落幕。

本届大赛以“微光聚星海 志愿迎新风”为主题,旨在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推动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社会化发展。自四月启动以来,赛事吸引全校38支团队参与,项目涵盖社区服务、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决赛环节通过项目展示、现场答辩和评委评分,综合考察团队的社会价值、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经过激烈角逐,由我院李慧君老师和马卉老师指导,由2022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王林姣所引领的“心之π”团队,凭借其出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全民健身领域下发展体育运动的推动者”,从全校18支决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心之π”团队聚焦如何更优化的驱动单项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创新性提出“公益引流+商业返哺+产业延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团队通过“线上赛事+线下培训+多领域内容融合”的创新驱动的多维推广模式形成“协会指导-高校执行-社会参与”政校企资源深度融合的立体化资源网络等模式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该团队于2024年依托内蒙古棒垒球协会及内蒙古大学体育学院平台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届线上棒垒球展演比赛”,该项赛事吸纳了全区550余人进行报名参赛,其关注度超过了1.5万余次,并被多家体育融媒体进行报道宣传,为呼和浩特市8所中小学及高校的1000余名师生提供系统性服务,大力助推了该项运动的快速发展。

项目负责人、体育学院2022级学生王林姣介绍:“我们团队之所以叫‘心之π’,是因为π代表着无限不循环小数,而心的任何也代表着无限不循环,例如‘心跳动的频率’有低心率有高心率,无论它如何跳动都始终是在跳动的,也包括心中的信仰;心中的梦想;心中的信念;都是无限不循环的前进着,而我们的团队也正如此如团队名一般持续前进,永不停息,我们会一直将志愿服务做下去,我们项目所做的内容虽然有许多方面,但我坚信我们会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般一点一滴积累着,就会达到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实现全民健身领域下的体育运动的发展。”

青春如火,志愿为光,内蒙古大学体育学院学子与志愿服务的故事正赓续书写新的篇章。展望未来,内蒙古大学体育学院团委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指示,推进我院志愿服务“机制、体系、项目、文化”的四位一体建设,进一步提升我院青年志愿服务的整体活力和育人效果。志愿新时代,共筑中国梦。内蒙古大学体育学院学子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步伐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